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期汇报表

发布时间:2025-09-15点击: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42025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AI 享田园 " 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评价研究

课题编号

2023/LX/01/005/03

承担单位

太仓市镇洋小学

立项时间

2024123

倪晨阳

联系电话

13396855876

E-mail

1359425160@qq.com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倪晨阳,蔡炎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一、 九月:资源开发,初探奠基

本月重点解决了校园田园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核心问题。通过课题组内部交流研讨,我们初步确立了课程资源的核心框架与内容方向,并着手进行素材收集与整合。预期成果“'AI享田园'跨学科课程资源包”已初步建成,为后续课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撑。

二、 十月:方案设计,聚焦实践

研究进入具体活动设计阶段。本月以“智培水生绿植”为典型活动案例,集中探讨了如何将AI技术与田园实践进行有机融合。通过集体备课和方案打磨,成功设计出《智培水生绿植》跨学科教学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流程及AI技术的应用点,为教学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 十一月:课例研讨,深化素养

本月研究重心转向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师说课能力提升。我们通过课例研究、课堂观察(运用观察量表)等方式,深入探讨了在AI享田园”课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形成了完整的“说课资源包”包含说课稿、PPT及课堂观察分析报告,清晰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实施过程及对学生素养培养的思考,提升了教师的课程解读与实施能力。

四、 十二月:理论学习,优化评价

为提升课程评价的科学性,本月重点组织了关于评价工具分类与应用的专题学习。课题组通过观摩优秀课例、聆听专家讲座,系统学习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全体成员撰写了学习心得,对如何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构建本课程的特色评价体系做好了理论准备。

五、 一月:总结反思,前瞻未来

本月为学期总结阶段。课题组对已开发的各类课程资源与活动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归纳。通过集体“听课议课”和反思研讨,全面分析了本课程的成功之处与有待改进的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了“'AI享田园'跨学科课程评价表(初稿)”,为下一阶段研究的精准改进与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工具。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1.完成“AI享田园”课程资源包开发,解决校园田园资源不足问题;

2.形成《智培水生绿植》教学设计及课例方案;

3.产出说课资源包,明确跨学科素养培养路径;

4.通过理论学习形成学习心得,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5.制定课程评价表(初稿)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 存在问题

1. 课程资源系统性不足:已开发的“AI享田园”资源包初具形态,但内容模块之间缺乏紧密的逻辑串联,资源类型(如视频、案例、工具清单)尚未体系化,不利于教师直接调用与跨学科融合。

2. 活动方案可操作性待强化:“智培水生绿植”等典型活动方案的设计偏向框架化,在具体实施细节、学生差异化任务设计以及AI工具的具体操作指引上不够细致,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易遇到困难。

3. 跨学科素养培养路径模糊:虽然通过说课明确了素养目标,但在课堂观察和实际教学中,各学科知识如何有机融合、AI技术如何有效赋能并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发展的具体路径仍不够清晰和可测量。

4. 评价工具实用性有待检验:初步构建的课程评价表偏重于理论框架,其评价维度和指标是否贴合教学实际、能否有效采集学生学习效果的数据,仍需在真实教学场景中进行验证和优化。

5. 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缺失:本学期的成果多以文档、资源包形式沉淀,缺乏有效的转化机制(如精品课例视频、学生作品集、教师手册等)和在校内外的推广路径,影响力受限。

二、 改进措施

1. 优化资源结构,建立资源地图:对现有资源包进行系统化梳理,按“主题-活动-工具”三级结构重新组织,并补充“资源使用指南”,明确每个资源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场景和目标,方便教师按图索骥。

2. 细化活动方案,开发任务工具箱:针对每个典型活动方案,配套开发包含“学生任务卡(分层次)”、“AI工具操作微视频”、“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在内的“教师实操工具箱”,降低实施门槛。

3. 明晰融合路径,设计观察量规:基于课例实录,提炼并撰写“跨学科融合教学片断示例”,同时开发针对性的“课堂观察量规”,将抽象的素养目标转化为可观察、可记录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学改进。

4. 开展实证研究,迭代评价工具:在下学期初选取1-2个班级进行评价表的试点应用,通过收集教师使用反馈和分析学生数据,对评价表的维度和指标进行实用性修订,形成更科学的2.0版本。

打造成果样板,构建推广计划:将优秀课例转化为高质量的公开课或教学视频,整理形成“学生成果案例集”,并制定详细的校内分享、联盟校交流乃至区域展示的推广计划,扩大课题影响力。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1.AI赋能丰收节”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

2.跨学科课例深度打磨与公开研讨

3.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与数据分析

4.研究成果梳理与论文撰写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意见

 

 

 

 

单位盖章

 

   

 

 

最新更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