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
数智化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 |
课题类别 |
太仓规划立项 |
立项编号 |
Q2024010 |
出席对象 |
课题主持人及科研处专家 |
地点 |
镇洋小学 |
时间 |
2025年3月21日 |
研究主题 |
开题汇报 |
所要解决问题 |
开题报告的修改和完善 |
研究方法 |
文献法 经验总结法 逻辑推理法 |
过 程 与 思 考 记 录 |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阐述: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各学科。小学体育教学也面临创新需求,传统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急需探索信息技术融合路径。 2.研究意义:理论上,丰富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为学科融合提供参考;实践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梳理国内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多集中于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开发,但在教学模式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研究不足。 2.国外研究:了解国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如借助智能设备精准分析学生运动表现,但国内外教育环境有差异,需探索适合国内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策略。 三、研究设计 1.目标设定:确定研究目标为构建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体验。 2.内容规划:涵盖信息技术在体育理论、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兴趣影响等方面研究。 3.方法选择: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理论基础;问卷调查法了解师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与需求;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融合策略。 四、研究计划 1.时间安排:划分研究阶段,准备阶段1 - 2个月,完成资料收集与理论学习;实施阶段6 - 8个月,开展教学实践与数据收集;总结阶段2 - 3个月,整理成果、撰写报告。 2.人员分工:课题负责人统筹协调,体育教师负责教学实践,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技术支持,教育科研人员负责数据分析与理论指导。 五、预期成果 思考预期成果形式,如研究报告、教学案例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经验,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深度融合。 |
获 得 的 主 要 结 论 |
研究思路的路径图: 
在理论层面,深入梳理教育信息化理论,通过钻研前沿文献把握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原则、方法及发展趋势,为后续融合实践筑牢宏观理论根基;同时,全面剖析传统与现代体育教学理论,挖掘其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契合点,像以学生为中心和情境教学理论,明确借助信息技术践行这些理论以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向。现状调研阶段,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师访谈等方法,全方位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包括教学内容中传统与新兴项目占比、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等;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涵盖智能设备、教学软件、线上资源的使用及存在的设备老化、软件适用性差、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融合策略探索时,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学生兴趣与教学目标,融入线上知识拓展和虚拟运动体验;教学方法方面,利用视频、在线互动、游戏化教学等创新手段;教学评价中,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动态、全面评价。实践验证环节,在太仓市镇洋小学开展教学实验,严格控制变量并记录学生学习表现、兴趣、体质等数据;同时,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总结经验与问题。 最后,整理实验数据与案例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活动、发表论文等方式,将研究成果广泛推广,助力小学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 |
物化成果 |
开题报告修改稿 |
开题明方向 研途共成长|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课题集束开题 论证活动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2025年03月14日
开 题 明 方 向 研 途 共 成 长
太 仓 市 教 育 科 学 “ 十 四 五 ” 规 划 课 题 集 束 开 题 论 证 活 动
为启动并推进太仓市小学段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厘清课题研究思路,完善课题研 究设计,提升课题研究水平和质量,2025年3月12日下午,太仓市教育科 学“十四五 ”规划2024年度课题集束开题论证活动在太仓市朱棣文小学 小学顺利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朱棣文小学教育集团各校论证专家以及17个课题组的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本次活动分六个会场同时开展。
体育课题会场由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徐桂涔老师主持。三个太仓规划立项课题参与论证,分别是太仓市朱棣文小学陈梓欣、钱霞主持的《小学体育与国防教育结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研究》,太仓市镇洋小学吴蕴雯、胡伟波主持的《发展小学生完整的健康经验的毽球特色运动的 开发研究》,太仓市镇洋小学李靖宇、林祥强主持的《数智化背景下信息 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 。在三位课题主持人汇报课题开 题报告后,蒋岭副校长和徐桂涔老师分别对三个课题进行论证。两位专家 均肯定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规范性,同时也从核心概念、研究背 景、如何“落地 ”等方面给课题组提出了明确的改进方向和具体实施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