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期研究工作计划表
时 间 |
活动主题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2025年9月 |
数智化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策略研究中期汇报 |
1.总结前期研究成果,明确已解决的核心问题。 2.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中期阶段需重点突破的研究难点 |
1.召开课题组成员专项会议,梳理各阶段研究报告、问卷数据及案例资料2.对比开题计划与实际进展,形成“成果-问题” 对照清单 3.邀请学科专家参与复盘,提出改进建议 |
1.听取专家指导 2.完成学期研究报告 |
学期研究报告报告 |
2025年 10月 |
数智化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专项教学适配性研究 |
1. 解决信息技术在不同体育专项教学“泛用化”问题,探索针对性应用模式 2.明确不同专项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工具选择 |
1.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教学试课,运用特定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2.组内开展专项教学案例研讨,提炼适配性要点 |
1.分组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
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专项教学适配性分析报告 |
2025年 11月 |
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的前期调查数据深化分析与补充调研 |
1.分析不同教龄教师、不同学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融入体育教学的差异化需求。 2.验证前期提炼的“有效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收集教师反馈意见。 |
1.选取10-15 名不同教龄的体育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记录策略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
1.调查研究法 2.深度访谈法 |
1.教师差异化需求分析报告。 2.前期“有效策略”可行性验证报告 |
2025年12月 |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评估研究 |
1.解决“重技术应用、轻效果验证”问题,建立课堂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如学生动作掌握准确率、课堂参与度、运动技能提升幅度) 2.分析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区分“有效应用”与“无效应用”场景。 |
1.在学校试点班级开展“技术应用班” 与“传统教学班” 对照教学实验。 2.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参与度(如主动练习次数)、运用动作评估工具(如AI动作评分系统)检测技能掌握情况。 3. 课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研,收集学习体验反馈 |
1.对照实验法 2.课堂观察法 |
1.对照教学实验报告(含数据对比表、效果分析) 2.学生满意度调研分析报告 |
2026年1月 |
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中期研究成果整合与策略优化 |
1.完善前期提炼的“有效策略”。 2.确定后期研究方向,探究策略的推广路径和长效应用机制 |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整合各阶段报告、案例及数据,形成初步的“优化策略框架”。 2.制定后期研究计划,明确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 |
逻辑分析法 |
1.优化后的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策略”。 2.课题中期汇报 PPT。 |
2026年2月 |
中期成果汇报与专家论证 |
1.获取专家对中期成果的论证意见,进一步优化策略与后期计划。 2.解决中期成果推广前的“科学性”“可行性”疑问。 |
1.课题负责人汇报中期研究总报告,展示典型案例与数据成果。 2.开展专家论证环节,记录专家意见并形成整改清单。 |
1.专家论证法 2.成果汇报法 |
1.中期汇报会议纪要。 2.基于专家意见的后期研究整改方案。 |
说明:计划要求从25年9月至26年1月至少每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