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简介
1.课题基本信息
《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的研究》,苏州市线上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1/JK-x/02/005/03,立项时间:2021年12月,主持人:徐燕、徐姣姣,单位:太仓市镇洋小学。
2.核心概念界定
(1)“AI精灵”体系
学校“AI精灵”成长评价指标,是融合线上和线下评价,构建“智慧开放”课堂的评价体系,通过“AI精灵”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基于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形态的转变,为智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为德育课程中渗透劳动习惯养成以及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供技术保障。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评价,了解孩子的劳动能力,与其他家长、老师交流好用的劳动教育方法,家校联合,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2)劳动素养课程
劳动素养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体现。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劳动素养是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的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本课题根据的劳动素养课程是指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利用好每周一次劳动课,结合平时的道德与法制课、晨会课、班会课,将系统的开发适合低年级的一系列劳动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简单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认识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劳动,懂得人人都要劳动的道理,积极主动参与班级劳动,初步体会劳动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能在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初步形成喜欢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态度。能在完成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步骤与操作方法,初步形成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在简单的工艺制作劳动、农业劳动中,初步掌握简单的手工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能照顾身边常见的动植物。能做到不浪费粮食,爱护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过程中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范;初步养成“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在劳动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
(3)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的研究
劳动课程评价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的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课程评价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学校的“AI精灵”评价体系是是融合线上和线下评价,构建“智慧开放”课堂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利用它为学生设定每一阶段的劳动目标和劳动要求,记录学生的劳动成长轨迹,对学生的劳动素养做出阶段性评价与综合评价,基于这个评价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能够制定出更适合提高本校学生劳动素养的教学方案,同时“AI精灵”体系也支持家长进行评价,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评价体系可以促使家校合作育人,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指导。
3.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2)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现有的“AI精灵”成长评价指标中关于劳动部分的内容进行细化,规定每一阶段的劳动目标,以此开发相应的劳动课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劳动能力,达成《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规定的低年段学生劳动能力要求。
(3)通过课题研究整合学校德育课程,校内校外资源,形成适合学生的劳动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平台,使“AI精灵”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够参与的劳动展示平台,形成可以推广的劳动校本课程。
4.研究内容
(1)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的基础研究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一是了解目前劳动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原因,找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二是学习有效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为开发劳动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三是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评价体系进行课程开发的经验,为制定符合学生能力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提供有效借鉴。
本校学生劳动能力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校低年级学生的劳动能力,教师教学过程中劳动内容的教授情况、教学效果,以及家长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的看法,为后期整合学校德育课程资源,整合学校、家庭资源开发劳动课程体系提供现实基础和数据支持。
(2)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的课程规划研究
主要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对低年级学生的劳动能力要求规划相应的劳动课程,每课制定相应的教学主题,如整理书包、系鞋带等,或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利用植树节、端午等等节假日或是学校的一些主题活动布置劳动活动,设计劳动课程,开发劳动项目,形成校本化的劳动清单,在此清单基础上制定线上劳动评价标准,并且开发劳动课程。
(3)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的资源开发研究
根据学生每一阶段需要掌握的劳动能力,挖掘各学科的劳动教育元素,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科学、班会等学科要有重点地提取劳动教育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劳动课程资源,形成一套完整的低年级劳动教育课例集,也可以立足生活劳动,利用家庭、社会的资源,如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传授经验,通过一些自媒体学习收纳小妙招等,帮助学生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劳动意识。
(4)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的家校共育研究
根据“AI精灵”线上劳动评价设计劳动清单、制作劳动微课等,通过学校公众号、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宣传劳动课程开设的意义,对学生的正面影响。邀请家长参与到线上劳动评价中,欣赏学生的劳动成果,分享学生劳动的成就感、获得感,提高家长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意识,使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课程建立关联,使学生学得的劳动技能得到及时的运用于巩固。
(5)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的评价标准制定
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劳动能力情况,制定低年级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标准,利用“AI精灵”线上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开放性,让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劳动评价的活动中,如一年级需要学会整理书包、叠衣服、餐后清理餐桌等,可以利用“AI精灵”平台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每过一段时间时间由教师、家长、同学、学生本人进行评价,形成全员参与的劳动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评价中取长补短,提高劳动素养,让教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制定出最优教学计划,以完善学校的劳动课程体系的建设。
研究课说明
1.研究主题:基于“AI精灵”体系开发低年级劳动素养课程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将“AI”精灵评价体系运用到课堂中。
(2)将劳动课程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3)在动手和探究过程中激发劳动兴趣,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劳动的快乐。
3.本课程设计意图
《干点家务活》是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十二课,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及“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九条“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进行设计。
4.理论、理念说明
(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活动的前提,作为生命存在的人要解决吃、穿、住的生活问题,必须从事生产劳动,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第二、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在人们之间又结成了生产关系;第三、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是精神、意志、神灵,而是人的劳动实践。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倡导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2)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
重视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劳动教育问题上,他认为劳动是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应成为集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明确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总方针:建立良好的劳动集体,发挥劳动集体对个人的引导作用。一方面,他认为在集体的劳动教育中更能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在集体的劳动教育中,每个成员参与完成集体共同的任务,有助于对个体意志的磨炼、培养个体的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他认为通过在集体中的劳动,“保持劳动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正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并不仅意味着提高人们包括合作能力在内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能使集体中的每个个体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学校教育中,系统的进行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3)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社会在发展,关于劳动教育的探索也要不断进步,从线下教授,发展到线上平台分享、评价,学校“AI精灵”成长评价指标,就是融合线上和线下评价,能够促进基于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形态的转变,为智慧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家长也可以通过线上评价,了解孩子的劳动能力,与其他家长、老师交流好用的劳动教育方法,家校联合,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5.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