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水培绿萝》VS《土培绿萝》

发布时间:2024-11-20点击:

为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全面落实科教研训一体化的研训方式,扎根课堂教育教学现场,实现教研与科研双融合,为学校课改做好引领,为学科建设做好助手,本课题组组织组内教师参加太仓市镇洋小学课题研究优质课评比活动。

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课题核心成员倪晨阳老师对课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来自课题《"AI 享田园 " 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评价研究》课题。通过前期研究,课题组已研讨完成了该子课题的实施规划。

理论学习选取了关于“跨学科学习”的两篇文献。第一篇是郭华教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及实施要点》,文中阐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类型、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注点,提出要在关注开放性的同时把握边界,坚持真实性的同时关注虚拟价值等要求。第二篇是《STEAM 跨学科课程: 整合理念、模式构建及问题反思》,文中对跨学科素养评价的基本经验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阐述了这些经验对我国开展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

  1. 课堂观察量表解读与课堂观察分工

    观察量表主要分3个观察的指标,进行课堂观察的老师将展现这些指标的关键事件记录下来,针对学的表现,反思教的行为,提出自己思考。跨学科教学评价表,分两个维度:跨学科教学、跨学科学习,听课教师根据课堂中师生跨学科教学素养的达成情况打分。

    最后,课题组进行了课堂观察的具体分工。

    三、研究课展示与课堂观察

    刘子怡老师执教了一节课题研究课《我是小小种植家》。本课是学校“AI享田园”跨学科主题系列课程“智栽土培植物”中的实践课。水培技术与土培技术原理简单,系统可操作性强,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基础的植物知识储备。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土壤栽培,引导学生结合跨学科知识和数字设备,在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等活动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数字素养,以及综合运用各学科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坐在不同学生小组中,对师生行为进行了深入地观察和分析。

    四、课堂观察汇报

    课题组教师基于课堂观察量表开展了不同维度的课堂观察:

    张莉:刘老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体现了“智能生活”主题学习,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体现了评价的智慧性。

    倪晨阳:刘老师融合科学、语文、数学、劳动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种植等活动,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李练家观察维度:是否体现多元评价运用自评、互评等形式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蔡炎:课堂中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真实性,让学生真实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总的来说课堂中体现了智能生活元素,也体现了跨学科教学的方式,但还需要思考智能生活渗透日常教学的形式。

    严洲韬:在跨学科学习方面,以科学学科为主,融合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种植问题。评价方式方面,在“班级优化大师”中添加跨学科素养指标,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下一阶段,学校还将结合跨学科素养的研究,细化跨学科评价指标。

 

最新更新
热点新闻